好用的足球竞彩app

原创地带

分离,你做好准备了吗?

    “慢慢地、慢慢地你会了解到,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”,这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《目送》里面的经典段落,这本书中尽展了一位母亲对于儿子逐渐长大,走出自己生命的深情与不舍。同样的,作为子女,当自己慢慢长大,逐渐地脱离父母的羽翼,开始独立人生的时候,内心同样也会充满焦虑、迷茫、担忧与恐惧。

  曾经在咨询室里,有位女孩子这样向我表达她的思乡之情:“内心总是空荡荡的,就像无根的浮萍,不知道自己要漂到哪里?以前,总想着离开家庭,离开父母,过自己想要的生活,可是当自己独立面对生活的时候,才发现,自己什么都不会。想爸爸妈妈、想同学老师,甚至当看到爸爸妈妈这几个字,都会有流泪的冲动。”这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的表现,当然这也是面对分离时,我们内心非常正常的一种状态。

  不舍,是因为那里充满爱的回忆;恐惧,是因为未来还有挑战。而面对未来的挑战,很多新生可能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准备。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分离的准备,下面的建议也许会帮得到你。

1、接纳自己的情绪。

  首先就是接受自己这样的情绪状态,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泪水。因为泪水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,让自己的悲伤、不舍、难过的情绪合理地表达出来,而不是认为自己很没有用,排斥自己的情绪。当然,难过的时候,可以向同学、老友倾诉一下,也可以给父母打个电话,告诉父母,我很好,只是很想你们,我现在很难过,但也请你们相信我可以的,请给我一段时间去调整、适应,你们现在做的就是听我的倾诉、安慰我,这样就好。慢慢地开始这样的生活:好渴望带着父母上大学,但他们不来也能承受;好希望父母从此能够自己一个自由空间,也还愿每周与父母通个电话。

2、把注意力转到当下的生活中。

  心理学家帕尔斯的观点是:要以体验当下的幸福为目标。所以,在新的环境中,我要带着过去父母之爱、朋友之爱、亲情之爱体验当下的爱与温暖,以欣赏、感激之情对待自己,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。也许当下的朋友、同学、老师在你眼中没有曾经的朋友、同学那么友爱,也许当下的人际关系和你理想中的人际关系有差距,这些都没有关系,找时间问问自己的内心,你对他人有什么期待?对自己有什么期待?而这些期待中哪些是合理的、哪些是可以修正的,时间上的反思、观念上的调整对适应新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帮助。同时,在生活、学习中,多去感受美好的东西、发现美好的情感,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遇到的挫折,从微小的行为、快乐中定义自己的幸福。

3、把分离看成自己成长的机会。

  分离是伴随人一生的课题,可以说从人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离开这个世界,都是在大大小小的分离中度过的。可也就是有了这样的分离,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,加深对自己的认识、对他人的理解,对生命有不同的感触。

  出生、上幼儿园、上小学、上初中、上大学,还有以后的结婚、工作等等,都是我们和父母逐渐的分离的过程,也就是“渐行渐远的”过程。而我们的内心,也会在一次次的分离中经受不断的洗礼、冲刷,变得坚强,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,从这个角度看,分离具有成长意义。例如婴儿和子宫的分离获得生命、幼儿从母亲的怀抱分离获得独立、少年从家庭分离走向学校获得知识、青年从父母身边分离获得新的家庭。

  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爱。因为在这个世界上,几乎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的,可是只有父母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。最成功的父母之爱,就是如何让孩子从自己身边成功地分离出去,独立、自信、乐观、负责地过自己的生活,这种爱可以说是超越种族的,具有生物学的意义。自然界里,母狮在小狮子长到2岁左右的时候,会主动找机会离开,给小狮子自己捕食狩猎的机会,增强小狮子的生存能力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“拒绝分离,就等于拒绝成长”。而对于大学新生来讲,青春中很重要的议题就是和父母完成精神使命的分离,只有完成这样的分离,青年才能独立、自信地开始自己的人生。

  我在工作中看到了很多“茶杯”式的学生,很多已经成年的学生,没有发展出和年龄相当的思考方式、行为能力和情绪的管理能力,也就是说处在“心理发展延缓期”。导致的直接问题是“茶杯”式新生越来越多——他们像“茶杯”一样是如此脆弱,稍稍碰壁,就有可能碎掉。哈佛大学讲心理学家丹·肯德隆表示,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,就无法发展“心理上的免疫力”。“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”,“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,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。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、失败和挣扎。”

  所以,开始转向吧!把上大学作为一个机会,逐渐脱离被保护的环境,去体验生命原本的颜色,感受苦与痛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断地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。相信自己,让自己去尝试,哪怕失败,都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!


新闻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