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用的足球竞彩app

好用的足球竞彩app

1979:学报创办,名刊《现代传播》扬帆起航

1979:学报创办,名刊《现代传播》扬帆起航
 
/王维家 赵园
 
    今天,无论是在学界还是业界,一提起《现代传播》,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,赞扬它是中国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“权威学术期刊”。《现代传播》已成为中国广播电视基础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学术阵地,大众传播领域引人注目的一面旗帜,与世界传媒事业接轨的桥梁和纽带。回溯历史,《现代传播》的前身是创办于1979年的《北京广播学院学报》。近30年岁月匆匆,时间见证了学报质量的不断提升,也描绘了一个教育部“名刊工程”入选期刊的成长、发展轨迹。
 
我们应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学报
 
    1973年恢复办学后,经过几年的调整充实和艰辛努力,学校的教学工作日益严谨规范,但与教学紧密相联的科研工作却显得薄弱。为促进教学,解决当时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一些热点、难点问题,推动我国信息传播教育与研究向前发展,也为科研成果提供交流的阵地,促进科研水平和质量的提升,创办一份属于自己的理论刊物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。
    1979年2月,当时的康荫、田本相、时煜华、黄候兴等教授向学校党委提出建议:我们应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学报。这个建议得到了党委的高度重视,经讨论、研究,党委决定创办《北京广播学院学报》,学报暂定为季刊,内部发行,规格为16开本。很快,筹备小组成员确定了下来:由时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的袁方同志任主编,宣传干部李冲老师和从校团委调过来的李焕生老师(现担任校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)负责具体的筹备工作。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商讨,栏目、版式规格等事项得以拟定,其中,主要栏目有新闻、播音、文艺和广播业务、广播电视技术等,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关内容。根据栏目的设定,学报聘请了新闻理论专家康荫,戏剧文学史家田本相,语言专家时煜华,广播电视技术专家刘寿听作为特邀编辑,并成立编委会,开始了全面的筹备工作。
 
第一期学报问世
 
    从1979年2月到9月,筹备小组的工作忙碌而充实。在创办人之一李焕生老师的记忆中,报批的手续较繁琐,各方面的审核很多。负责报批手续的李冲老师已记不清楚往相关部门跑了多少次,盖了多少章。考虑到手续的复杂与耗时,他们一边报批,一边筹办第一期学报。
    对当时的老师们来说,“学报”是一种较陌生的新生事物,所以,第一期没有收到多少投稿。为此,特邀编辑们在担负修改稿件任务的同时,还自己写稿。李焕生老师回忆说,康荫教授为第一期学报写了一篇“新闻本源初论”,稿子长达十几页,一笔一划,非常整齐严谨。特邀编辑们也非常认真,所有的稿件上画满了红笔和蓝笔的痕迹。他们一开始就把严谨的学术规范带进了学报的建设中。
    筹备之初,学报办公条件简陋,编辑部办公室安排在南院二号楼(原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办公楼)一层两间小屋。然而,就在这两间小屋里,筹备小组的老师们经常就如何体现学院派研究风格,栏目设立名称,某些问题的提法,以及多久出一期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,甚至争论,讨论的结果是找到大家都满意的答案,争论过后传出来的是开心的笑声。
    在筹备期间,李焕生和李冲老师两人不仅组织编辑稿件,还参与其它所有工作。李焕生老师回忆说,第一期的小样出来了,他们克服当时交通和通讯的不便,往返来回于三河印刷厂。由于三次校对稿件的时间衔接紧凑,有时为了等送校样师傅的电话,她要在办公室等到很晚……
    经过整整一个暑假的忙碌,1979年9月,第一期《北京广播学院学报》问世了。这是北京广播学院第一份理论刊物,也是中国广播电视学术理论刊物的先锋。看着辛苦筹备七个月的学报印刷成册,李焕生和李冲老师兴奋地抱着学报送到各个办公室,随后又推着装满学报的三轮车,到邮局给上级领导机关和有业务联系的高校寄送。
    第一期学报就像一枝报春花,迎来了姹紫嫣红、生机勃勃的春天。这枝报春花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、鼓励和肯定,也给予了编辑们更大的动力、热情和追求。
 
更名为《现代传播——中国传媒大学学报》
 
    时光荏苒,在袁方、李枫、郑宣沐、姜树琪、孙以森、黄勇、朱光烈、李焕生等历任主编、副主编和一波又一波编辑部工作人员的精心培育下,《北京广播学院学报》在跋涉中成长,在探索中成熟,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青睐、认可。1983年,学报获准公开发行;1991年,学报与当时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研究所主办的《新闻广播电视研究》合并;1992年,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;1994年,学报分为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,其中,社会科学版命名为《现代传播——北京广播学院学报》;2002年起,学报改为大16开本,由自办发行改为邮局国内外公开发行;2004年9月,随着学校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,《现代传播——北京广播学院学报》随之更名为《现代传播——中国传媒大学学报》。
    学报前行的一步一履,既见证了耕作的辛勤,也见证了收获的喜悦。近30年来,学报几经更名,办刊的方向、思路、方法,以及刊物的定位、功能、角色和风格等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,但是,以广播影视传媒为中心,探索、构建现代传播理论,为现代传媒人才培养和中国信息传媒事业发展服务,是学报始终不变的追求。
    近几年来,《现代传播》获得了诸多荣誉,被评为“全国中文核心期刊”、“中国新闻传播核心期刊”、“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”、“国家信息与知识传播核心期刊”、“中国社科引文索引来源期刊”、“中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”、“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”等,并荣获北京高教学会社科学报一等奖、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等多项奖励。
    2006年7月27日,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二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“名刊工程建设”入选期刊名单,《现代传播——中国传媒大学学报》荣列其中。“名刊工程”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、为加强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程。该工程由教育部和全国各高校共建,重点推出一批有影响、有特色、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的“名刊”、“名栏”。“名刊工程”自2003年启动以来,从全国高校1100多家人文社科学报中共推出19家“入选期刊”。《现代传播》是我国传媒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首部也是唯一一部入选“名刊工程”的期刊,这是《现代传播》取得的巨大荣誉,是学报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
    今天,曾担任过主编的李焕生副书记感慨地说:学报从79年走到现在,封面、形式、栏目、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看到学报从创刊之初的无人知晓到业界、学界的声名鹊起,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,现在每次拿到新一期学报,我都会认真地去翻一翻。提起《现代传播》,现任主编胡智锋教授更是倍感自信和自豪。他说,学报创办伊始,就坚持为教学、科研服务;更名为《现代传播》以后,刊物专注传媒学术研究,并进一步凝练传媒学术视角,在关注领域、视野和研究范畴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和完善,办刊思路更加清晰,方法更加灵活,质量不断攀升。
    近30年的扬帆远航,《现代传播》推出了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,为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传媒学术研究,建设中国特色的传媒理论体系作出了贡献,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。展望未来,《现代传播》将秉持更高品质的追求,以国际化的视野,更加积极地瞄准传媒学术的发展前沿,主动承担推动传媒学术发展、推动传媒学科建设的重任,促进传媒事业的进步,将之办成更具竞争力、更具影响力的学术名刊、品牌期刊。
 

新闻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