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网
[旧版网页] 好用的足球竞彩app?|?

铸魂育人——讲述思政课教师的敬业故事

雁过留声不留名,鸿鹄之志爱先行

——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雁鸿老师
分享到:
来源:新闻网 ?? 2019-07-03 ?? 作者: 浏览量:2711


初见杨雁鸿老师你会被她深邃又温和的眼神所吸引,当了解之后,你会更加欣赏她那人如其名的胸怀。本硕博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她已经留校任教17个年头,学生眼中的她是认真、负责、时髦风趣的,同事眼中的她是真诚、重情、条理分明的,而在杨雁鸿自己眼中,则认为自己只是最平凡的那一个。当问到她的自我评价时,她的回答是:“我的鸿鹄之志是希望成为一个有益的人:在课堂上我所做的事要对学生真正有益,在工作中的日常交往对同事有益,也希望对在生活中产生交集的每一个人有益。因为我越来越觉得生活其实就是很具体很平凡的,这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”。杨雁鸿老师用她特有的风格诠释了一个道理:爱不只是个抽象概念,爱可以变得很具体。

 

 

爱在课堂上:我希望能够喊出你的名字

(一)“名片打卡”:突出学生个体性

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主宰课堂的鲜明特点,杨老师非常重视在课堂上与学生们的直接对话交流。为鼓励学生在合班上课时仍能积极回应课堂,她发明了一项“名片打卡”法。每个学期她都准备充足的名片卡,课堂上第一次回答老师问题的同学就会即时获得一张卡,由这位同学自己在卡片上写好自己的个人信息,下课时交回给老师做记录。下一次课前老师会再把这些写好姓名的卡片带回教室,同学们把自己的名片放在桌角,回答老师问题时,老师可以直接拿走他的名片,这种新颖的课堂“打卡”方式既能在百人大课堂上念出回答问题的同学名字,又便于平时成绩的评价管理,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尊重。“念出学生的名字,能帮助我认识他/她、记住他/她。虽然我教的学生在我眼前是一个群体,可是我仍然相信他们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个体与我相遇。”杨老师强调念出学生名字的重要性时说。

 

杨雁鸿老师课堂互动瞬间

 

(二)“沉浸式参与”:这个课堂不太冷

杨雁鸿老师非常注重课堂氛围,她认为特定的空间氛围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识。比如杨雁鸿老师曾把《西方哲学》课堂布置成电影院,这样营造出来的艺术氛围会很快让同学们融入其中。主张“沉浸式参与”的教学过程也是她追求对话式和讨论式教学的缩影,同样也是其反对灌输式教学的重要体现。如果说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枯燥的哲学课堂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,那么“以学生为重”则是大家庭里的核心治家理念。 

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
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