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传人物

赵希婧:十年,我与国新班一同成长

作者:苏碧滢 闻伊钦 仝蕊 2397 发布时间:2019-04-26

编者按:赵希婧,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助理研究员,现担任2016级、2017级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班主任、2016级广播电视学(国际新闻传播方向)本科班班主任。曾获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优秀班主任”、“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校级优秀班主任”等荣誉称号。

参与“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项目”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构建”课题组成员,主持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“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”。


 

(赵老师美丽的生活照)


还未到原定的采访时间,赵老师便出现在电视学院的会议室,身着干练的宝蓝色工装裙,笑容盈盈。尽管完成了一天的监考任务,她却丝毫不显露疲惫,侃侃而谈。“不好意思,我一会还有一个科研会议,所以只能聊一个小时。”时间虽短,但她字字珠玑、逻辑完备,一个小时的采访干货满满。

 

一通电话开启与国新班的十年

 

2009年的一个秋日,刚刚留任电视学院的赵希婧接到了学院打来的电话,由此开始承担了一项光荣而重要的任务——担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的辅导员。当年,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中宣部、教育部部署实施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工程,在中国传媒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清华大学分别设立了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。

 

“当时我就觉得这个班级特别重要,而且刚刚任教就承担起这个任务非常荣幸。”当时秋季研究生入学已经结束,学校和学院一起努力,从全校一年级硕士生中挑选政治素质高、专业能力强、外语功底好的优秀学生,计划组建首届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。

 

经过严格的筛选,2009级国际新闻硕士班成立了。十年过去,赵希婧仍然记得当时学生们一同开班会的情景。“国新班有许多创新,主题班会就是其中之一。在国新班,班会既是班级建设的平台,也是知识分享和自主学习的平台。”今天,在2017级国新硕士班的班会上,我们仍然可以看到“干货满满”的情景:本科学习电视摄像的同学在黑板上用漫画讲述机位的设置,本科学习日语的同学给大家教授平假名的读法,还有播音系同学的语音发声课,社会学毕业生的研究方法分享课……一趟班会下来,“充电”完成。


 

(赵老师与国新班学生毕业合影)


看到第一届国新硕士班毕业生已经在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崭露头角,赵老师认为,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。从2009年国新硕士班成立至今,中宣部、教育部高度重视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,为国新硕士的成长成才搭建了良好平台,学校、学院为国新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,不断探索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的新理念、新方法。比如,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闻专业教育有机结合,通过实施“课程思政”,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。再比如,学院顺应媒体发展趋势,要求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既要练好采写编评、调查研究等“基本功”,也要提升融合传播能力,引导大家学习新技术、拥抱新媒体,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,鼓励学生争做全媒型、专家型国际新闻工作者。

 

作为2017级国新硕士班的一员,记者在前不久协助报送班级评优材料时也吃了一惊,在短短一年内,32名同学中3人荣获国家奖学金、11人通过外语专业八级考试、8位同学雅思超过7.0分,发表科研成果14项、参与科研项目44项,科研创新领域获奖7项。外交部发布会、“中俄交流年”闭幕式、“中国新闻奖”审核工作会、“光明影院”项目、2018“一带一路”记者组织论坛等都有他们的身影。作为新晋的北京市优秀班集体,2017级国际新闻硕士班成果累累,锋芒初露。

  

对国新硕士班的全情投入,也让赵希婧荣获了本学年度的校十佳班主任称号。对此,赵老师表示很荣幸,同时一如既往地感谢他人。“我认为这个奖应该属于大家,有了中宣部、教育部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,有了学校、学院的精心培养,有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,才有累累硕果和种种荣誉。能够置身国新班大家庭,与国新班一起成长,我感到很荣幸也很幸福。”说到此处,赵老师欣慰地笑了笑。